查看原文
其他

藏网15’ | 桑东等:藏网·想象的共同体与文化开放

桑东等 藏人文化网 2023-11-25

请点击上方的“藏网文摘”订阅

有您更精彩 投稿信箱tibetcul@126.com

2004-2019

藏网·想象的共同体与文化开放

 

桑东

 

前不久,在微信朋友圈读到旺秀才丹先生关于藏网15周年的文章《“互联网+藏文化”外围的那些事》才意识到我们“西藏文化的中文平台”——藏人文化网已经走过了15年,拜读之余为时间的转瞬即逝感慨万千。


1994年4月,NCFC(中关村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率先与美国NSFNET直接互联,实现了中国与Internet全功能网络连接,标志着我国最早的国际互联网络的诞生。中国科技网(CSTNET)成为中国最早的国际互联网络。10年后的2004年,藏人文化网正式诞生,成为西藏文化的中文平台。



在我自己的记忆中第一次接触互联网大概在2000年左右,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是在 2001年有了自己的电子邮箱,有了QQ号什么的,一开始好像叫ICQ,当时最流行的就是QQ聊天了,上网页什么的还不是特别频繁。毕竟那时候还没有私人电脑,聊天、发邮件都要去网吧,上网充满了某种仪式感。


2004年4月藏网诞生的时候,正是我们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时期,那时候私人笔记本电脑开始流行,宿舍里有了网线接口,所以每天都可以轻松上网。当时最让人流连忘返的就是藏网,每天第一时间点开www.tibetcul.com就能同步知道藏区发生的几乎所有重要的新闻。这是我们接触互联网以来第一个让人兴奋和充满归属感的虚拟空间。藏网初创时期,出现很多有意思的博客写手,印象深刻的博主像藏族著名歌手、诗人德乾旺姆,她写的关于70后城市藏人的记忆以及关于她们家族历史的那些文章至今记忆犹新。我不知道自己的博客具体是什么时候注册的,但是发布的第一篇博客是在2006年的1月10日。是年7月毕业进藏工作。


藏网博客记录了我进藏后的点点滴滴。到了2007年,国内很多视频网站开始涌现,土豆、优酷、56等。看到新媒体革命的到来,我在几位好朋友的支持和帮助下开始制作藏区名人视频访谈节目《桑东有约》,发布在藏网博客上。在那个还没有微博、微信的年代,如果没有藏网,如果不是藏网的工作人员每次把我们节目的播出信息推到首页,我想我们的节目也很难被大家熟知。因此藏网于我们具有网上家园的意义,而对于藏区互联网更具有里程碑式的价值。于是,在2009年10月,我们在拉萨采访了藏网创办人旺秀才丹先生,就藏网的创立过程及其通过藏网的平台发出的一些影响力极大的声音进行了访谈,我们想通过节目让更多的人了解,藏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的华丽转身,也想让大家了解我们如何宽容、理性、自信地保护、传承和表达我们的文化,又如何在这个多元共存的时代,让“民族”这个概念与时俱进。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e0867eqhdsv

视频:《桑东有约之旺秀才丹的“网”事》


在那次访谈中旺秀才丹先生说,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兄弟俩小时候失去了学习藏文的机会,作为佛学泰斗多识仁波切的儿子,让他们在很多时候显得尴尬,也经常被一些人取笑。不过他自己笑称自己是“汉字喂大的藏獒”,照样要为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鞠躬尽瘁,藏人文化网仅仅是其中之一。2009年我赴京读博,由于学业繁重,《桑东有约》的录制不如初期那么勤。有一天我在中央民大西门某餐馆的聚会上遇到才旺瑙乳老师,他问我节目怎么不做了?我半开玩笑地说,有网友骂我长得难看、普通话不标准、假藏族,所以不敢做了。他更是以瑙乳式幽默说:“网友什么不说,网友说我演《西游记》里的妖怪不用化妆呢,网友什么都会说,你不能怕网友的信口开河,你要坚持把节目做下去!” 看似玩笑话,实际上我能听懂其中的关切和期望,因此把节目从《桑东有约》到《桑东有缘》,从无定期播出到每月定期播出,从各种视频网站上传到爱奇艺视频专门频道,一直坚持到现在。回想起来真的要感谢藏网以及他们二位大哥、老师在节目初创时期的各种支持和鼓励,就借藏网15年的特别日子里,感谢所有的遇见吧!


最后想说,从纸媒到电视媒体再到网络媒体,文化的传播方式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媒体的权力几乎下放到每个个体,每个人接受的信息不再唯一,加上人群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民族不再是盘踞一方的固定群体,民族早已经成为广布全球的“想象的共同体”,犹如互联网和全球化。因此我们的民族文化传播和表达也应该更具开放性、包容性和多元化。在这个纬度上,藏人文化网不仅是“西藏文化的中文平台”,更应该视为我们的民族文化对多元世界回应和交流的开始,在这条开放、自信的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勇往直前!


(作者为西藏民族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系《桑东有缘》策划、主持人) 

 

忆·藏网

 

德格才让

 


藏网,无论人在何方,梦与不梦总在不经意间想起。

 

十载一梦缘聚藏

年年此际高原人

光彩浪涛吟斯文

阴阴夏木似幻化


          2019.5.1 于纽约

 

(作者系第二届青葱计划五强导演、知名电影录音师、独立电影人、影视工业网特邀影评人、中国声音制作联盟会(MPSAC)会员、天葬乐队创始人&主唱。)


藏网:十五年的青春


师志凌


我有多少年,没有见过老才了,五年,十年?朋友们都叫他瑙乳,或者才旺兄,我一直叫他老才,叫顺口,改不了了。那时我们都在兰州,同在一个城市,他创办《藏人文化网》,然后他离开,去进修导演艺术。由他,我了解了很多事情,天祝、六字真经、《藏人文化网》……一个网站的诞生,就是一个新生命的孕育和落地成长,倾注了他多少心血。在这里,聚集了多少心愿默契的朋友,交流,学习,辩论…….在红尘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那份虔诚。



在这里,我也因此认识了很多精彩的生命,可以看到他们在风雨中的旅程,偶尔的感慨和叹息,他们在求真求识上的疑惑,和最终的豁然开朗。那也丰富了我的生活。我也熟悉了德龙堆庆、梅里雪山……德吉卓嘎,那时常在博客上,和文友打嘴仗,辩论,我有时也去凑热闹,因此熟悉了。那一年,他们随兰大的老师去迭部,参加庆祝活动,路过兰州,朋友们在甘南路聚餐,为她送行。我也去了,第一次 ,也是最后一次见到她,一点也不陌生,很亲切的感觉。她是那种性格开朗,善于团结人的藏族姑娘,文笔幽默奔放,很欣赏。后来,她收获了自己的爱情,也淡出了网络。那遥远,或者切近的,每个人的生活,为我们所看到。


他们去天堂寺,他们做慈善活动,是一个团队,也是一种气场,做他们想做的事情。也是奉献,为藏文化的传承,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它也是对兰州的一种完善,来自这里,和牛肉面、黄河、中山桥一样。 所以,他们也是幸福的。


藏人文化网已经运行15周年了,这个月的20日,是它十五周年生日。十五年里,发生过多少大事,它一一亲历,见证,并呈现给我们。让我们每一个读者,以现场者的身份参与,感动、伤痛、遗憾,历史未曾远去,一直在场。


都是美好的时光,如同青春,在记忆里永存。


(作者系青年作家、藏人文化网博客西藏元老级博主)

有您真好


藏网文摘

您每天的文化大餐


来源:本站原创

往期

回顾

藏网15’ | 丹正嘉等:眼前浮现完整的你

藏网15’ | 洛绒泽仁等:每一个故事都可以成为一部电影

藏网15’ | 桑丹等:温暖的过去和诗意的未来

藏网15’ | 曲世宇等:藏网,十年成就在线视听“那烂陀”

藏网15’ | 拉毛吉等:藏网,一所没有证书的大学

藏网15’| 羚城妩姆等:家园里,多少花朵盛开

藏网15’ | 旺秀才丹:“互联网+藏文化”外围的那些事


长按指纹

一键关注


扫描或长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